搭棚

經歷過疫情,喜歡在巴掌大的小院裡種些蔬菜。一為回味小時候農家鄉野生活;同時,自家小院出產的蔬菜,偶爾還可以一解忙碌生活之中廚房所急。

巴掌大的地方,其實也種不了多少蔬菜。然而,兩棵番茄、三棵茄子、四株黃瓜、五棵絲瓜,將小院也弄得熱鬧擁擠。

初夏時節,紫色的茄子花開了,黃色的番茄花也掛上了枝頭,黃瓜秧和絲瓜秧,看到番茄、茄子開出了花,似乎也很有危機感,一個勁地往上面竄。於是,搭棚,也就到了不得不行動的時候。

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,或許不明白什麼叫搭棚。其實,所謂的搭棚,就是幫黃瓜、絲瓜等搭供它們的藤蔓向上爬的架子。細想,田野裡,爬藤的植物很多,惟獨茄子、絲瓜等要搭棚供它們往上爬藤蔓,而西瓜、葫蘆、香瓜等的藤蔓,只是向瓜秧的周圍空地自由地生長,直到將地裡所有的空間都爬滿。這,是習慣使然?

從小生活於農村,對於搭棚,簡直有天生的素養。

例如,搭棚首先要有很多的竹竿,所以,雖然生活於社區,看到平時有被人廢棄的竹子,總會收集起來,以備搭棚之需。秋天吃螃蟹時解下的線,也會被收集起來,計畫也用於初夏時節的搭棚。

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。搭棚所需的,似乎就是初夏時節巴掌大田裡成活後的絲瓜、黃瓜秧召喚。被移栽的絲瓜、黃瓜秧,成活後,它們似乎也很明白時令的緊迫性,一個勁地往上竄。往上竄的同時,還會有那絲絲縷縷的蔓兒伸向周圍,如果遇到可以纏繞的憑藉,就會穩住腳步,然後,助枝兒再往上長。所以,每當看到綠色的枝上長出那絲絲縷縷的蔓時,小院裡的搭棚工作,就開始了。

搭棚,看似兩個很簡單的字。其實做起來,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的。

首先,小院裡種黃瓜、絲瓜的地方,是一個非常窄小的區域,所以,站在其中將一根根竹竿插進泥土,需要力量的同時,也需要細心。於是,家裡的兩個人,往往是分工明確。一個人在“施工”,另一個人,則站在外面,傳遞需要的材料。不得不說,雖然小時候生活於鄉下,對於搭棚還是一件有挑戰的事。往往,搭棚的時候,還會商量,怎樣插竹竿,怎樣拉線,搭出的棚會更適宜絲瓜、黃瓜的生長!

這樣的分工合作,在外人看來,完成的似乎不是一個簡單的供植物爬藤的簡單的棚,而是什麼宏大複雜的建築!

農人眼中簡單的搭棚,其實真是有講究的。首先,你搭的棚要方便植物的攀爬。所以,搭棚的時候,那幾根朝天的竹竿如果是框架的話,那纏繞於其中的線繩,就是向植物伸出的友誼的小手。它似乎在對身旁的植物說,快來,把你的蔓兒伸向我,我可以引你去旁邊的竹竿,讓你爬得更高,長得更快,吸收陽光得更充足!

連續兩年搭棚,對於完成這位的事情,似乎也摸出了了些門道。

搭棚的時候,喜歡每一棵絲瓜、黃瓜秧旁插上一根竹子。好似做了一回老娘舅,讓每一棵植物都有屬於自己向上攀爬的依靠。而那些纏繞在竹竿間的繩索,利於承接植物藤蔓之外,方便絲瓜、黃瓜往上竄,在空中向周圍發展的可能!

還真別說,每一株植物都似一位聽話的朋友呢。它們會沿著搭好的棚,一步步地往上長。當然,往上竄的同時,左右前後,也會長滿它們綠色的枝、葉。然後,突然就會在哪裡開出一朵又一朵的花,結出小小的果。看著,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。

每到這個時候,這小小的棚,似乎已不是幾根竹竿幾條繩索組合起來的簡單的東西,而是屬於絲瓜、黃瓜的一個個幸福家庭。在這個快樂祥和的家裡,花自開放,果自飄香,歲月自然靜好。每一個棚上,都好似一個幾世同堂的大家庭,成為這樣棚的主人,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!

想到了我們家庭教育。

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往上竄也是他們的常態。這個時候,作為家長,其實也應該為孩子搭棚。豎起孩子可以向上攀緣的杆,纏上可以讓孩子向周圍發展的線繩。惟有這樣,孩子們才會爬得更高,長得更快,看得更遠,也能夠吸收到更有營養的陽光!

用教育人習慣說的一個詞,搭棚,其實就是準備跳一跳,孩子能夠著的果子,也是給孩子一個向上生長的支架。這個支架,既是孩子成長的依靠,也是它拓展更大空間的憑藉。

初夏休息日的午後,陽光躲到了雲層後面。習習涼風中,與家人一起,又一次開啟插竹竿、纏線繩的搭棚活動。看著那已長出蔓兒向上爬的絲瓜、黃瓜秧兒,我不知道,往後的生活裡,這裡出產的絲瓜、黃瓜,會有多少奔向廚房,為餐桌上的三餐提供營養。可以肯定的是,這裡出產的絲瓜、黃瓜,每一條都是新鮮綠色的。我也不知道,這個初夏的午後,在很多學子即將步入人生不同考場前夕,有多少家長,已默默“搭棚”了好久,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著支架。可以猜測的是,能夠享受家長“搭棚”攙扶的孩子,會有更多的成長快樂與學習收穫!

Previous post 康復病人的人體,更要康復病人的心理狀態
Next post 如何做kol行銷?教你怎樣用200萬砸破上億宣傳策劃實際效果